
我觉得很烂。
这么说吧,我不喜欢它,就像我不喜欢《 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STAR WARS:原力觉醒,2015)》。都没看过前面,没有童年回忆或终于来个好的了的感觉。所以当我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放上台面,和所有科幻片划分,它只是只是一件叙事很拖,顶多称得上一般般的作品。
而当我把《 Creed》和所有运动类,乃至拳击类电影排名,它便露出肤浅,庸俗且缺乏创意。
#肤浅,庸俗
例如主角Creed发现洛基得了癌症,毫不意外地要他去治疗。洛基说不要(毫不意外地。这或许不该怪它。它的观众取向很大众,所以该讲明的必须讲明。 ),所以他们就吵架了(毫不,意外地)。
问题在这边,洛基说了些冷酷的话,说我只是你的教练,你不要讲得好像我是你的家人。Creed就受伤了地离去。当然,这我们可以理解,至此我差点要偷偷加一点分了,结果洛基转身坐下,四十五度角:
「你创造什么?」「你为什么要那样说?」
矫情。但我想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的节奏非常生硬。前面一直塑造主角是个天才,路边捡到世界轻量排名第六的家伙都可以两拳打趴。然后稍稍训练一番,一上场再把世界排名第四的也KO。看来很神啊,事业爱情两得意。此时当然一定得给给他点挫折。先让洛基得个癌症,再让主角因此吵架,然后心情不好在女友的表演后台打人,自己住了一晚警察局,女友很丢脸也不要他了。这一切看起来很合理,却只起因于两个很好笑的点:
一种。 洛基好死不死就是要在这时候被诊断出癌症。靠这种天灾意外最没有说服力[1]。
b。 只要不治疗癌症就是不爱家人。
b。 《绝命毒师》》也是一样的套路:不治疗,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是不爱家人,都是坏人。在《 Breaking Bad》中,主角不治疗是想省钱,让家人过好日子。但无论他说了几次这样的初衷,他就是不爱家人。在这里,洛基不想治疗,是因为他的老婆做过化疗,最后没效只能痛苦而死。他想要自然地死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这样是不爱家人。
《绝命毒师》中主角不好好养身体,三不五时偷东西煮安非他命,吸一堆有的没的废气,结果肿瘤缩小75%。在这里,大家讲得一副只要洛基去治疗,站起来对抗,就是男子汉,就一定会赢。
当然要赢啊,主角(们)怎么会输呢?所以说它俗气[2]。
#缺乏创意
首先是他完美的「致敬」了《 Rocky(洛基,1976)》的剧情线:默默无名的小子,靠着天赋与努力,最终一战成名。虽然没有赢得胜利,却赢得了观众的心。中历经与教练吵架,和解,和拙拙的爱情,最后让对手伤重,甚至差点击倒。这不能算是抄袭;它毕竟是个续集。但它是无味的模仿,没有灵思,只是为了钱而拍摄。
《 Real Steel(钢铁擂台,2011年)》 [3],金钢狼休杰克曼与儿子互为师友,同样先是有所欠累累,再者,类似的剧情线,其他人早就已经比它处理得更好。 ,默默无名,却借着一台超烂陪练机器人,和人类拳击技巧,一次又一次取胜。最终在与世界拳王的争战中,「奇迹式的打到最后一局,使对手身受重伤,差点将虽然击倒。最后虽然输了比赛,却赢得了观众的心”。
他们都致敬《岩石》,《 Real Steel》却说得更多。他探讨在机器人全面进入娱乐之时,人类存在的价值。这样的悸动和李世石打赢Alpha GO的那刻是一样的— —似乎人类还是有一些“东西”,是比我们的创造物更加独特,更加稀珍。
以及一个人,如何从傲慢与颓丧,自尊与自卑之中,重新拼凑自己。如何弄懂活着的意义,以及与儿子的感情。这其中的价值,完全自我超越而已,而在于我们该如何好好生活。
但是《 Creed》呢?一样的故事结构,主角一开始就是个天才,个性还很好,只是有个提到家人就会生气的小小缺陷。一路打上去没遇过对手,最终名利爸爸女友四收。而他本来升官发财,加上养母本来就超有钱,他只是寻一个梦想。最黑暗的幼年时刻通通没演,演出来的都是光辉的时刻。所以这只是一个胜利组变得更加胜利的故事。
#主角性格
倒不是说关于角色,电影什么也没说。这个角色因为父亲丢家弃子,母亲早逝,又有父亲的名气压力,导致他对于亲密关系有很深的不安全感。他打拳击,初衷或许是为了找寻自己的另一个部分,一个尚未出生就永远缺席的那半。就会出现打架。与女友的相处也相当颇有依赖感,过程中几乎没有放置位置。
最终他克服了心魔,为自己而打,并且和洛基形成坚定的父子情谊。这不可谓不感人,就是表现太过直直白,俗烂。
#其他角色
其他角色除了洛基,通通都是道具。养母是一个「口嫌体正直但永远在那里支持你」的母性刻板象征。女友是一个「我是人生胜利组我有正妹歌手女友」的刻板象征,同时兼做打击主角之用。她的个性如何似乎很难说得上来,在场边大喊,却只有一次给主角信心打拳王的独特,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气氛
主持人与评论的语调超级冷静,收音饱满而完美,不声嘶力竭,丝毫不像在场边观战。我几乎以为我在看纪录片。场面会紧张,纯粹是因为那是主角,而我们希望他赢。可是扭转,这仗怎么打我们都知道了:前面一定要全胜,否则后面失去信心没得演了;最后一场一定要输,但不会全输。
所以说,在观众都知道结局的时候,过程怎么走过去就更加重要。偏偏这两场比赛,一点都不激烈。我是说,声光效果那种激烈,不是看奥运举重那种激烈。 《钢铁侠》有超大型机器人和特效,算是偷吃步。
主角没多久就叫洛基叔叔,女友似乎不怎么需要追随稳定交往。我还在想:你们真的认识吗?根本无法想像你们是家人等级的亲密来着。
#论文
说到这里,几乎能骂的都骂完了。我想这部片就如片中对主角的质疑一样:
「你只是靠着你爸的名声,才能到这里。」
看看分数[4],或许它也像主角一样证明了自己吧。
#注意
[1]好的转折,应该是出于人物的性格,才让人更容易融入。不然都怪命运就好了,都怪编剧就好了。因为醒格引发的悲剧,只能怪自己,所以更悲剧。
[2]主角到最后从来没赢过的例子,我认为《醉乡民谣(Inside Llewyn Davis)》相当有趣。他分明是个天才,就是怎样都没办法成功。
[3]这部片的评分一般般,我一直感到很困惑。也许我就是幼稚吧。
[4] IMDb 7.7,Metacritic 82,烂番茄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