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体开发中,其实也跟嘻哈的几项特色类似。
例如,经常看到饶舌歌手在Battle中,来段自由风格diss对方后,总会接个Peace的招牌手势,并且用心说着尊重作为结尾。
大概国中时,那时上网才刚开始由拨接转为宽频,我喜欢在台湾论坛上,花很多时间下载影片,大多是街头篮球,Breaking的内容。其中,影片常常会有互相呛声对方的场景,可能是用球挑衅(砸对方头,过人后又回来嘲讽),用肢体语言(抽烟,叠夹姿势手势)来呛声羞辱对方,那时候总觉得他们怎么还不打起来,当然,也是会有些人真的打起来(因为它们心中不是真正的Peace)。
在了解一些嘻哈的文化后,才发现这些看起来十分刺眼,激怒彼此的语言动作,其实藏着很多处事哲理。
以Peace心态争执每一个技术的实践,互相尊重彼此的观点,聆听及吸收,过程自由风格敏捷地变化,在不同的情景,需求下,做出最适合的解决方式。
相信大部分需要与人相处的工作,应该都可以套用也道理。例如:软体开发,艺术创作,竞赛运动,健身训练等。
以健身来说,因为每个人的训练目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皆不一样,如果教练以同一种训练饮食清单于林书豪及连胜文。因为林书豪本身就是运动者他已习惯于高强度且适当的饮食,如果以这本书施予连胜文,又何必呢?连胜文可能因为本身身体状态长期没控管,原先的工作性质不同,训练目的是在博取年轻人选票(假如拉),那么又何须去太过争执彼此之间的差异,彼此代表角度去尊重。
以绘画艺术而言,在十九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绘画的技术已比当时的清朝先进许多,西方的画作中,包含高度的透视立体化,相较于清朝还是有如平面透视般简单。就会有人说从清朝东方艺术就远『输』西方,这论点就十分不尊重了。
如果一个团队,在彼此讨论过程中,因为害怕争执而不去说自己的想法,整个技术讨论中十分顺利且和平的从头到尾,那么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吗?
或许团队成员中根本听不懂而没想法,或者有想法但害怕讨论而延伸出一些争执。
知识的讨论,不应该含有高低之分,这边指得是相互尊重,如何相互尊重?就是在言语上或者心态上都应该达成。少说点diss的话,多一点互相尊重的话,以和平的心态去互相讨论,最后发现目前团队以及甚至未来的最适作法。
但是,也不能太自由风格,正所谓的配置惯例,首先取得『共识』,把这『共识』看成一种精神去实践,但并非把这些『共识』当成不可违背的教条,灵活的运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