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2月以来,中国网民一直在争论该国最近的圣诞节庆祝活动是否具有比往年更明显的“中国”特征。 圣诞祝福者分享的一个流行在线模因描绘了关羽(打扮成圣诞老人),关羽是第三世纪的三个王国时期的战争英雄,以长长的胡须而闻名。 孔子,佛陀和其他人物在类似场合中的形象很快出现。
同时,一部名为“小耶稣”的中国戏曲因其对耶稣诞生的重新想象而广为传播。 忘记传统的伯利恒婴儿躺在马槽里的故事。 在这次重述中,基督出生于中国中部河南省宜人的城市驻马店。 他的出生并未预示着三位怀有乳香,没药和黄金的智者朝圣; 取而代之的是,三个不朽的神仙拜访了他,这些神仙带有更实际的,甚至更有价值的礼物:一盒苹果,2.5公斤猪肉和5公斤面条。
关羽和孔子像圣诞老人一样打扮的形象是幽默的。 另一方面,“婴儿耶稣”具有更深的社会和历史渊源。 大约五年前,我在河南另一个城市南阳进行了实地考察,在那里我目睹了许多类似“小耶稣”的中国戏曲的表演。这些经历使我看到基督教在当地采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水平。 在南阳市中心的一座教堂里,我看着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的孩子们表演了马太福音中的十个圣母的寓言。 在这座城市郊区的一家废弃工厂里,我看到一位老人在表演伯赛达盲人的故事。 在其他地方,我看到了伴随着藏族舞蹈对耶稣的悼念。
河南有悠久的传统,是将基督教的教义适应当地的习俗。 在一个案例中,南阳市居民吕小民创作了1000多首赞美诗,其中有300首赞美诗在2012年在悉尼歌剧院上演,同年还出现在电影《回到1942年》中,著名的中国导演冯小刚。
当我在河南的各个教堂之间来回穿梭时,我意识到吕绝不是一个反常现象。 我经常听到一个老妇的故事,这个老妇被昵称为“羊八”(Yang Ba),在当地方言中的字面意思是“引领羊群的羊”。羊八从来没有学会阅读,但吕在作曲家方面在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 不幸的是,杨八在我开始研究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的歌仍然存在于今天全省的音乐表演中。
我还遇到了数量惊人的匿名撰写的当地赞美诗,其中大多数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宗教正在复兴。 由于圣经和赞美诗的短缺,当地人创作的宗教歌曲与当地文化有联系,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基督徒人口更容易理解和背诵。 这些赞美诗中的大多数都源于快板(kuaiban) ,这是一种用木制cl子演奏的地方歌剧风格。
赞美诗“携带轿子”是这种类型的一个例子。 虽然这首歌的灵感来自《羔羊的婚姻晚餐》(《新约启示录》的一小段),但它却将启示录的主题转变为欢欣鼓舞的场景:“快点,做好准备,你们所有人都要忠实,第二次出现我们的主临近了!”第一节经文中写道。 “他率领天使在高高的军队的陪伴下高高地前进! 喇叭声, 迪迪·达达 , 达达·迪迪 ; 他们呼唤你和我!
确实,许多当地的赞美诗的结构与民歌的结构相同。 例如,“四个季节的歌曲”将基督教信息放入一种传统的歌曲结构中,一首诗以“春天”开始,另一首诗以“秋天”开始。类似地,“十二个月的说服力”也很重要。 1月到12月是一年中的几个月,这是当地民间歌唱的另一种说法。
其他赞美诗借用流行的旋律。 “在世界上,只有耶稣是亲爱的”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一首歌的直接改编:“在世界上,只有妈妈是亲爱的。”这首歌的歌词传达了与上帝几乎亲密的亲密关系,许多西方赞美诗没有捕获。 “在世界上,只有对上帝的信仰才是美好的; 那些有信仰的人会得到祝福。 “在他的怀抱中寻求庇护,到处都是幸福和好运。”另一首赞美诗“站起来”与中国国歌具有相同的曲调。 这些赞美诗以对国家和信仰的热爱为中心,在历史上传播了儒家的美德,例如孝顺,同时鼓励听众采用基督教的生活方式。
基督教赞美诗在河南的本地化程度令人钦佩,但是这种对礼拜歌曲的灵活态度经常引起普通华人甚至一些非本地基督徒的异端指控。 在中国,许多人将基督教视为比佛教更具侵入性的外来宗教,部分原因是他们对19世纪来到中国的新教传教士的了解要比对信仰在该国的更深历史渊源的了解要多。
基督教在唐朝(618–907)期间首次传入中国,当时它被并入了某些当地的信仰体系,其中一些信仰体系基于悠久的佛教,道教和儒家哲学。 内斯托尔碑是一种石碑,其历史可追溯到八世纪末,出土在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西安市,描述了中国一世纪半的基督教。 它的设计描绘了一个悬在莲花莲花符号上方的十字架,提供了基督教在中国帝国时期的合一力量的经典例子。
当16世纪至17世纪在中国生活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Matteo Ricci试图将拉丁词“ Deus”翻译成中文时,他选择借用了早期中文文本中出现的一个词: shangdi或“ Highest”。有时,他使用了更易懂的天柱 -字面意思是“天上的主”。在19世纪,习胜模是来自北方山西省的著名中国牧师,他撰写了丰富的基督教赞美诗,影响力经常与剑桥七校的成员合作,剑桥七校是一群年轻的英国传教士,大多是当时在中国活跃的剑桥大学毕业生。
在20世纪初发生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基督徒开始思考如何最好地平衡其民族和宗教身份。 在1910年代后期的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基督教知识分子变得更加制度化,并寻求使他们的信仰对中国更加“本土”。 在他们的努力帮助基督教蓬勃发展的同时,共产党于1949年实现了中国统一,随后发起了“三自爱国运动”,这使中国基督徒将自己的信仰与国家支持的自治,自我支持和自我实现的目标相一致。 -传播-也就是说,依靠本地的传教工作而不是外国人的工作。
无论基督教在哪里扎根,它都依靠当地习俗生存。 自1970年代以来,这种信仰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蓬勃发展,尽管发达国家越来越少的人信奉宗教。 今天,原型的21世纪基督徒不再是白人,中产阶级和欧洲人。 他们可能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去南美扩张城市之一的教堂去教堂,甚至唱着河南宗教群体所写的充满活力,多样化和典型的中国赞美诗。
译者:Kilian O’Donnell; 编辑:吴海云和马修·沃尔什。
(标题图片:2017年12月25日,河南省洛阳市一家购物中心,穿着圣诞老人服装的杂技演员在钢丝上表演。VCG)
最初于 2018 年1月25日 发布在 www.sixthtone.com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