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后焦虑和商业化产物的隐喻:哥斯拉的象征价值

本文详细阐述了导致哥斯拉全球化的因素,哥斯拉是日本战后大众文化中最杰出的人物(Tsutsui,2010年,第11页)。 为此,对Gojira (1954年)进行了分析,该电影是开始特许经营的最初电影。 我认为,哥斯拉的政治和历史意义下降,最终转变为经济重要性,是其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理解本论文:(1)电影的叙事形式,涉及西方主义,本土化和粉饰。 (2)电影的类型,将讨论电影的互文性与全球焦虑的变化以及日本和美国的社会政治状况。

Gojira由日本最大的电影制片人之一东宝(Toho)于1954年制作。 故事讲述了哥斯拉(Godzilla),这是一种可恶的海怪,它是由于水下原子测试而演变而来的。 尽管他坚持研究哥斯拉对辐射的抵抗力,但古生物学家山本恭平(该故事的主要人物之一)却由于哥斯拉的破坏性而未能做到这一点。 经过各种失败的尝试,哥斯拉终于被热压武器击败。 在影片的结尾,Yamane表示担心,如果要进行进一步的核试验,将来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哥斯拉。

Gojira是日本后核焦虑症的“世界末日想象力”(Tsutsui,2010,第9页)(Deamer,2014)。 这部电影在太平洋战争期间遭受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核袭击,这是对日本核武器反射历史的多方面评论(Vohlidka,2015年,第56页)。 这部电影在日本很受好评(Tsutsui&Ito,2006,p。2)。 人们普遍认为,哥斯拉是一个角色,寓言着美国进行的核活动(Hamilton,2015年,第47页)。 因此,很明显,电影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西方主义。

简而言之,西方主义是东方主义的并置(Zhang,2015,第88页)。 它被定义为“西方风格的图像”(Carrier,2003年,第1页)。 拉里(Lary,2006,p.9)认为,西方主义是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回应。 西方主义通过加强对西方的刻板印象来工作,在这部电影中,西方对西方及其核行动的描述是无情,破坏性和可憎的。 在戈吉拉,西方主义被用来支持电影的反核信息。

如前所述,全球定位是Gojira成功的因素之一。 全球本土化指的是一种跨国文化交流,它为全球文化商品赋予了本地意义(Robertson,1994)。 在此期间,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流派见证了电影怪兽(例如金刚Rhedosaurus)的大量兴起这激发了哥斯拉的角色设计(Napier,2006,第15页)。

但是,这部电影植根于当地环境。 它专门使用日本演员,以日语播出 ,并在角色中显示出诸如救赎和自我牺牲之类的武士道价值观。 因此,将导入的文化形式与当地问题进行混合可以看作是一种尝试,以建立本地受众之间的背景熟悉度和全球人群之间的审美熟悉度。 同时,哥斯拉的全球定位也可以看作是对霸权“西至东”文化潮流的一种抵制形式。

哥斯拉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对Gojira的改编,即怪物之王哥斯拉》中的粉饰过程 (1956)。 该版本是针对Gojira关于放射性尘埃立场的反话。 由于好莱坞的发行权,此版本最初比原始的日本版本更受欢迎(Tsutsui,2010年,第11页)。 在这种改编中,美国记者史蒂夫·马丁(Steve Martin)担任主角,允许从美国化的角度叙述该情节。 这导致了关于哥斯拉的毁灭的大量叙述。

在最初的日文版中,强调了对未来核辐射的担心。 同时,粉刷版本消除了Yamane的关注,反而强调了希望,该希望在于用来击败哥斯拉的武器形式,从而掩盖了最初关于核战争的社会评论。 这种差异可以看作反映了两国对放射性尘埃的立场:日本从恐惧和损失的角度看待它们,而美国将它们视为可控制的威胁。

体裁也是哥斯拉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Gojira是日本怪兽类型的电影。 根据帕普(Papp,2011, p.121 )的说法, 剧电影通过描绘突变的怪物来加剧核后的焦虑。 随着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出现,这种流派具有年代上的意义。 作为国家控制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 怪兽”被用作威胁和局外人的隐喻,可以通过军事手段加以消除(Papp,2011,第121-123页)。

最后,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条件和不断变化的全球焦虑情绪也在哥斯拉的全球化中发挥了作用。 最重要的两个变化是占领期间(1945-1952年)日美之间的外交关系逐渐增强,以及1949年日本工业合理化政策的出现,最终导致外国电影进口自由化1964年。这种自由化的过程简化了从日本到美国的文化产品的跨国交流,反之亦然。

1949年日本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时(Okazaki,2017年),原始哥斯拉的历史和政治叙述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轻松而动感十足的公式(Tsutsui,2010,第11-12页),将哥斯拉作为娱乐性家庭电影推向全球观众。 毗邻日本的倡议,国际电影发行商同样兴奋地推出了价格低廉,易于获得且质量合理的科幻电影(Tsutsui&Ito,2006,第2页)。

日本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制定,加上日本的非国家文化政策(Insun,2015年,第2页)使日本电影业受制于产业政策,而不是受其自身文化政策的约束(Insun,2015年,第3页) )。 此外,文化问题对日本试图通过其新建立的经济来建立资本的重要性已不那么重要。 因此,哥斯拉被认为不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而是“商业产品”。 该法案的制定取得了显著成果,因为战后日本的戏剧性经济增长使其在1970年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国之一(Tsutsui,2010,第13页)

哥斯拉与美国的社会政治条件的互文性也促进了其在全球的普及。 9/11之后,哥斯拉对美国的比喻叙述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日本类似,哥斯拉现在充当美国的回忆录,以捕捉恐怖主义的破坏性影响。 同样,美国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败北的轴心国”,经历了“他国”的袭击并幸免于难。 因此,9/11为美国电影业提供了新的互文框架,与哥斯拉唤起怀旧和克服过去的恐怖的作用有关。 考虑到好莱坞的发行权,上述事实至关重要:对他们而言重要的问题将决定世界也将认为重要的问题。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哥斯拉作为控制技术失败的象征价值为冲突提供了后现代主义的方法。 由于核辐射不再是神话,而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技术的扩散以及各州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增加了哥斯拉的相关性。 尽管如今,核武器对日本和美国的威胁要小于其他全球性突出问题(汉密尔顿,2015年,第42页)。 例如贫困,气候变化和不平等; 哥斯拉的叙述保持不变。

总体而言,很明显,多年来,哥斯拉已从隐喻转变为商业角色。 日本不断变化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格局使他脱离了他所创作的丰富叙事。再加上好莱坞在重建哥斯拉叙事过程中的干预,使全球观众都熟悉了哥斯拉。长期取得全球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换句话说,不幸的是,哥斯拉的成功全球化并不是日本单独努力的唯一结果。 我们今天所知的哥斯拉是一种流行文化的产物,它通过市场经济得到加强。 与Gojira最初建立他的想法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Carrier,JG(2003)。 (编)。 西方主义:西方的图像。 英国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

Deamer,D.(2014年)。 德勒兹,日本电影院和原子弹:不可能的幽灵。 英国伦敦:布卢姆斯伯里。

汉密尔顿,RF(2015)。 “崩溃后的哥斯拉:日本最伟大的怪物的进化与变异”。 明治大学国际日本研究, 7(1),p。1。 41–53。

Insun,C.(2015年)。 “风险还是机遇:’外国电影进口的自由化’及其对韩国和日本的影响。”《 国际文化政策杂志 DOI:10.1080 / 10286632.2015.1116525。

拉里(D.Lary)(2006)。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和西方主义”。 《加拿大历史协会杂志》,第 17(2)页,第1页。 3-15。 DOI:10.7202 / 016587ar。

Napier,S.(2006年)。 当哥斯拉说话时。 在Tsutsui,WM和M. Ito,(编辑)。 (2006)。 哥斯拉的足迹:全球舞台上的日本流行文化偶像。 美国纽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Palgrave MacMillan),第9页。 9-20。

冈崎T.(2017)。 “日本的工业政策:二战以来的70年历史”。 日本聚焦, 2017年3月至2017年4月。日本东京:日本经济基金会(JEF)。

Papp,Z.(2011年)。 漫画,动漫和日本电影中的传统怪物图像。 英国肯特:全球东方。

罗伯逊(1994)。 “全球化还是全球定位?” ,《国际传播杂志,第 1(1)页,第1页。 33–52。

WM的Tsutsui和M. Ito(编辑)。 (2006)。 哥斯拉的足迹:全球舞台上的日本流行文化偶像。 美国纽约:帕格雷夫·麦克米兰。

WM Tsutsui,WM(2010)。 日本大众文化与全球化。 美国密歇根州:亚洲研究协会。

Vohlidka,J.(2015年)。 原子反应: 哥斯拉是对美国和炸弹世代态度的隐喻。 在爱德华兹,M。 《日本电影中的原子弹:评论论文》。 美国杰斐逊:MCFarland&Company,Inc,出版社,第2页。 56–68。

Zhang Z.(2015)。 “在毛主义和后毛泽东时代早期,性与西方主义的官方建构”。 《欧洲文化研究杂志》,第 18(1)页,第1页。 86–107。 DOI:10.1177 / 1367549414557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