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Work成功案例:Spotify

音乐流媒体服务 Spotify 弥合了育儿假和重返工作之间的鸿沟,这是一项难得的好处-针对父母的结构化“欢迎回来”计划。 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带薪育儿假的数量猛增,特别是在科技行业。 2015年8月,Netflix成为头条新闻,在员工分娩或领养后的第一年为他们提供“无限”的育儿假,许多公司都抓住了提供竞争性福利的机会。 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发现,提供有薪产假的公司数量从2014年的12%跃升至2015年的21%。 虽然带薪育儿假的增加正在公司层面上浮现,但对于休假结束和父母重返工作岗位会发生什么的讨论很少。 数字音乐流媒体服务Spotify通过引入灵活的“ Welcome Back”计划来解决育儿假对话的这一方面,以帮助简化向后过渡的工作,使其可以选择在家工作,兼职或灵活工作。育儿假后一个月的小时数。 Spotify首席人力资源官卡塔琳娜·伯格(Katarina Berg)写道:“我们知道,在休完一段时间的育儿假之后,重新上班可能很棘手。” “我们希望员工能够与家人共度重要时光。 我们认为,这对他们,Spotify和社会都有好处。” 对于计划在孩子出生后继续工作的母亲来说,带薪休假和精心计划的重返工作确实有帮助。 罗格斯大学妇女与工作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缺乏工作保护或由于她们比FMLA提供的假期多而被迫辞职的妇女很难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 但是,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在孩子出生后带薪休假的妇女在产后9到12个月受雇的可能性增加93%,而带薪休假30天或更长时间的妇女的受雇可能性增加54%与未请假的妇女相比,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可能报告工资增加。 伯格说,Spotify是一年一度的科技女性活动的联合主办者和赞助商,致力于提高员工队伍的多样性,并认为提供可调整的育儿假和灵活的再入学计划有助于确保这一点。…

Spotify for Brands发布串流播放趋势:串流上末飙升,节日内容播放超过220万分钟

为筹备年度年终及圣诞节庆祝活动,为品牌定位决定发布部分关键性的串流播放趋势,以帮助市场营销行业人士于年底期间与目标听众互动与连结。 自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于Spotify上我们发现以下关键的串流聆听趋势,根据Spotify的内部数据,香港用户已聆听超过72.5万个节日相关的内容,包括播客,音乐,喜剧和有声书,而香港用户在这一年中串流聆听的节日相关内容已超过220万分钟,12月24日更是串流聆听的高峰期。 “通过由音乐来更深入了解用户”已成为Spotify大数据研究的重要计划之一,透过分析全球超过百万听众们在平台上如何点播和欣赏音乐,Spotify能够使用户们在线的聆听习惯连接到他们线下的模样,从平常听什么音乐就可以抛光性格特质及生活方式的选择。 今天市场上充斥着着各种品牌资讯,而变得壅挤凌乱,若希望脱颖而出,市场营销行业人士不再能够只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讯息,反而必须要真正了解目标受众以及动机。有更亲密密的深度了解目标受众时,才能不断地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并在正确的情境下传达相关并个人化的讯息。 这种现象在希望触及及千禧世代的品牌中更为明显,千禧世代会透过聆听音乐来纾解日常压力,或者通过由音乐让自己更沉浸于欢乐的时刻。这现象与千禧世代如何看待社交媒体的使用形成明显的对比,其中,有48%的千禧世代担心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为自身带来影响,而每五位千禧世代中就有三位表示自己阅读或观看新闻报导时需要适度的休息。 无处不在的串流音乐媒体也塑造了千禧世代与音乐微妙的关系,例如如音乐类型对于千禧世代仍然很重要,但它已不再能够定义或代表个人特质,音乐类型反而被视为一种对于市场营销行业人士而言,通过千禧世代信任的媒介来传达消息,将是一个加速触及他们的好机会和工具。 这些消费者认为根本的时刻对于品牌也很重要,因为它们是让品牌更深层地了解和与消费者连结。有别于一般用来评估目标受众的人口统计或设备ID,这些时刻让我们对消费者的习惯有更深入的见解,使品牌能够真正呈现富有洞察力的广告。 用户接收数位内容的模式大不相同,而节日相关的内容则占有其重要位置。通过Spotify用户聆听节日相关内容的模式形成后,品牌将有很多机会与消费者进行更深入,个人化的互动。通过由了解用户所聆听的内容和时间,品牌将能透过更精准的节日相关讯息与用户作互动与连结。 Spotify for Brands发布串流播放趋势:串流上末飙升,节日内容播放超过220万分钟– TREND.HK潮科技 为2017年10月1日至12月为筹备年度年终及圣诞节庆祝活动,为品牌定位决定发布部分关键性的串流播放趋势,以帮助市场营销行业人士于年底期间与目标听众互动与连结。 31日,于Spotify… Trend.hk

格莱美奖的终结和Spotify奖项的兴起

在这一点上,众所周知,2019年格莱美奖在活动中缺少一些标志性的明星。 据报道,埃德·希兰(Ed Sheeran),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碧昂斯(Beyonce),杰伊·杰伊(Jay Z),阿里亚纳·格兰德(Ariana Grande),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以及其他许多名人都决定不参加。 一些人认为他们的缺席是由于时间安排的冲突,而其他人(例如弗兰克·海因)则利用了一个更为直言不讳的机会,故意避免将其创意作品提交格莱美考虑。 这样的明星之一,幼稚的甘比诺(Childish Gambino)甚至决定跳过被提名的那场比赛。 当他最终赢得“年度最佳歌曲和唱片”格莱美奖时,他不仅缺席,而且当被问到时,他显然也选择不参加比赛。 如此众多的超级巨星没有出席,在某些情况下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的表演是优先考虑的事实,凸显出格莱美在2019年存在明显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并且一直在稳步发展。 我们都记得坎耶·韦斯特(Kanye West)在舞台上为代表碧昂斯(Beyonce)的2015年年度专辑提名而争论。 许多音乐家(尤其是嘻哈流派)认为格莱美的提名和投票制度过于政治化,并且由一个坦率地不了解现代音乐状况的投票基地控制。 当2018年格莱美奖的负责人说女性需要“加紧”以得到更多的认可时,这无济于事。 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