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分秒币争》 -信任能值多少钱?

《分秒币争默认值》(국가부도의)由实力派演员金憓秀,刘亚仁,赵宇镇,许峻豪与文森卡索联手主演。韩国首映当日即创下30万观影人次,打破11月上映电影之首日票房纪录,上映四天观影人次速破百万。口碑评价极高,票房成长势如破竹,取代票房排行榜冠军长达一周。 《分秒币争》改编自韩国真实历史事件,描述韩国在1997年遭遇金融海啸,国家财政无力重振,无奈宣告破产,转而向国际货币基金(IMF)求助,导致国家经济体从此瓦解重构。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外国资金大量撤出,由于韩国各大企业面临外部债务高筑,随时可能倒闭的重大危机,而造成整体国家经济体的严重崩解。然而,电影一开头,是新闻媒体一片倒地宣扬国家经济急速飞升,加入OECD会员国,国民平均收入高涨,未来一片光明,但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强烈对比,格外讽刺。 1940年代被迫成为日本军慰安妇的故事《鬼乡》 ,1980年代釜林事件《正义辩护人》,光州民主运动开端《我只是一个计程车司机》 ,1987年六月民主运动《 1987:黎明到来的那一天》 ,2005年韩国光州听障学校集体性侵暴力事件《熔炉》,2005年黄禹锡干细胞造假事件《揭密》风暴》 。 促繁不及备载,改编的作品一部比一部沉重,一部比一部针砭时弊。 这次《分秒币争》的改编也没有让观众失望,导演利用多线进行叙事,用不同面向来呈现事件全貌,细节刻划细腻却不狗血煽情,拿捏得宜。然而,电影中有大量金融界专有用语,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观众可能会产生混乱而难以接受,不过韩国电影强大的点或许就在这里,以「故事」,「人物情感」为主要媒介,让观众进入那个时代,一观历史角落。 你可曾想过,国家濒临破产的前一周,自己该做什么或可以做什么? 金憓秀所饰演演的角色,韩国银行货币政策经理,是政府内部少数察觉到问题的人,但即使他了解症结点并有心解决,却得来长官的不认为还有众多国家高层的打压。再再显示,韩国过度歧视阶级辈份与严重的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年纪」的本质远远超过「专业」。 而政府高层代表,赵宇振所饰演政府金融内阁,完全表现出政客的自私与腐败,权力的错综复杂,很明显的,这已经不单单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游戏。 小老百姓的代表,许峻豪饰演演中小企业的工厂老板,他相信政府,相信媒体,却在风暴袭来之时,瞬间一无所有,面对家人员工,生活压力是多么巨大?有多少家庭因此破碎,走投无路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对照现今社会,历史仍不断重演,造成老百姓永远是可悲的牺牲者。 刘亚仁饰演的投资客,好比好莱坞电影《大卖空》当中,克里斯汀·贝尔饰演的Michael Burry,像是个局外人,看透一切真相,冷静并准确地陈述着过程,不信任一切,用国家生死赌人身旋转的机会。这个角色,也是我认为本部电影当中美中不足的部分,人物设定略薄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绪,有种“因为剧情需要,所以硬是塞进画面”的感觉。 不过多线故事并陈的状况下,取舍是必要的,只能说有点可惜,但瑕疵不掩瑜。…

谢谢你吸烟(铭谢吸烟,200​​5)

其实是一堂95分钟的超快速娱乐版自由主义简介 切入角度非常非常奇怪。刻意站在一个政治不正确的立场,却能把一切讲得好像是对的,将观众带带带带到一个啊这真的是这样我我是不是搞错了什么的地步。 然而实际上一切强大的辩论技巧,都是因为一个打不倒的理论,也就是自由主义。当然所谓打不倒,是指在电影里。电影里跟他辩论的人,都以为是在跟他辩论香烟是否应该禁止,香烟盒上是否应该有骷髅头指示,但实际上主角根本从头到尾都没有要跟你吵那个。他就是要跟你吵自由主义。既然美国崇尚自由主义,那么只要不断套用自由主义观点,就可以畅行无阻了。 所以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呢?有两个:「自由」与「多元」。好了接下来会是一个超短暂的自由主义介绍。首先是自由,也就是人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根据美国自由主义哲学家。John Stuart Mill,限制只会发生在伤害到他人的时候[1]。根据这点,主角可以一而再如此: 「我们要给人们选择的自由,而不限制他们。」 很方便吧?这个讲法几乎永远不会错。除非定义自由的代价太高,否则自由似乎总是个很棒的东西。大家都想要做自己爱做的事啊。 再来是多元。多元就是,呃,很多很多。主角因此得以轻易说明:这个社会需要多一种可能。就像他与自己孩子的辩论: “现在你为巧克力口味冰淇淋辩护,而我是香草。你会如何辩护?” 「我会说:巧克力超棒,我不会点别种口味。」 「哦!可是那表示香草不应该存在吗?我爱香草,我很希望我可以选香草啊!」 主角的意思是,他根本不需要说香草有多好。巧克力有多好,香草就可以有多好,他只需要说明:这个社会,总是需要多一种选择。是啊,很多东西可以选,好像总是很棒。 透过这两个论点,主角完全没有对手。「我们应该要有很多选择,然后让人民自由地选。」加上主角很会转移焦点。例如一开始的政论节目,主角硬是凹成「反对香烟的团体可以因为癌症小孩而获得更多资金,但我们正在预先制定一系列五千万的广告,警告有人不要吸烟呢”。或者偷换概念,制造对手的矛盾,因为对手完全没有准备。例如指出参议员“反对反对香烟,迫害烟草农民,延长去探视种玉米的农民”,这是把反对烟草偷换成更广义的迫害农民。 所以唬得角色们和观众一愣一愣地。其实也还好,只要看穿手脚,要反驳他就只有两点了: 一种。 指出香烟的危害很大,大到应该被禁止,或者多收一些税之类的 b。…

摧毁梦想的正确姿势-《听说桐岛退社了》(2013)

#3 小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担任,她又高又漂亮,羽球又打得好;对准,她对非主流电影有兴趣,早上到学校时还拿着一本书在读。她的两因此在四个女生的团体里,她总是落在后面,跟不上话题,却又无法完全抛下阶级,追随自己的兴趣。 当电影一开始,大家在教室后方嘲弄前田和武文时,只有她没笑。朝会全校都因为电影的怪异名字笑出声时,只有她没笑。她确实对前田有兴趣。在电影院巧遇时,她先暴露了友善的笑容,然后在电影院外的板凳上挪出一个位置。当前田太害羞而不敢坐下时,她也悄悄地挪近了一些。 “没想到还蛮好看的。。” 「嗯!」 “我好像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身体裂开来,然后有东西跑出来。” 「变蝇人,异形,异形基地⋯⋯啊!突变第三型!」 “对不起,我不知道。”(笑) 然而气氛悄悄地变僵。话题老是被前田句点。 “你喜欢塔伦提诺的哪一部片?” “嗯⋯⋯叫什么来着。片名忘了,就死了一堆人。” “哈,他很多片里都死一堆人。” “哈哈,对喔。” 忘记身体裂开来是什么片也就算了。但是自己最喜欢的昆丁的电影,不记得片名,而且也提不出比“死了一堆人”更好的描述?这分明是在钓人。不能让自己突然比男生更懂。但是为什么? 小霞去看电影,是因为和男朋友吵架。微小了要符合主流形象的枷锁后,她便自然地去接近自己的另一个面向。在和男朋友和好之后,他问,看了什么片? “忘了。很冷门的那种。” 她必须说好多谎,才能挤进学校的主流。电影一开始,实果进到更衣室前说,对不起小霞,我刚刚说谎了。我不是为了大学申请,我是真心喜欢羽球的。然后在更衣室问起小霞的手环。 “那是你自己做的吗?手环。以前没看过。”…

龙虾(单身动物园,2015年)

#1 第一眼任谁能够研磨,这部片用了很夸张张的手法,讽刺现代的伴侣观念。有伴的比较高等可以住好地方。老男人哽到了独身不好。女性自己一个人不安全。小孩是解决家庭问题的良方。见父母必须欺骗自己有老公。 即使是明目张胆地指出父权社会底下,关于家庭的刻板想像,这样的讽刺却不触及同性恋。电影之初就提到可以自己选择同性恋或异性恋(却不能是双性。效果)。跳舞时也能见到有同性的伴侣。我们或许可说,护家盟比电影里的酒店更加盲目邪恶。 但动物代表了什么?似乎,没有伴侣,就失去了一个人的要素。然而若我们仔细观察,所有演出来的婚姻都建立于谎言。 也许,人的本质是欺骗。 则本片便不再止于讽刺婚姻制度的表层现象了。在酒店那样奇诡的高压环境,人们是否能成功配对,看的只是演技的简化与否而已。愿意每天撞鼻子的,就能够撑到游艇上;无法承受狗狗/哥哥被杀的就比较早被拆穿。然而这是时间问题。去死去死游击队便揭露这些假象。 喜欢奶油饼干,并直接和主角说我可以帮你口交你要从后面来也不是问题我前夫说我有双美腿,的那位戏里唯一真诚的妇人,最终在荒谬的一层楼跳楼中流血哀号。 人与动物的差异,在于人会假装,隐忍,说服。人们说服自己,这样才是对的,是好的。 即使是看似清高的去死游击队,也必须假装自己没有感情。戏里人们避免死去— —变成无意识的动物或也是某种程度的死去— —唯一的方法就是假装。 在拥有柔顺秀发的女生即将被变成小马的前夕,她的好友读了一段临别的信。好友带着隐微的优越的微笑,头微微抖了一下:“⋯⋯曾经我在城市里结交了多少新手的朋友,我想我都无法找到像你这般真诚— —”她便打了她一巴掌,就此宣告她已经是动物了。这么真实的反应,是不能做人的。 也许是下下层,导演想说的是人的伪装。 #2 一开始进入酒店是自愿的吗? 除了酒店,还有其他找到伴侣的方式吗?在进入酒店之前的独身人们,要住在哪里?或有多久的宽限期呢? 这个世界,似乎还有第三部分没有被演出来。…

【影评】《谁先爱上他的》 -爱该是什么模样?

《谁先爱上他的》描述一段另类的家庭三角关系,刘三莲(谢盈萱饰)在教授丈夫宋正远(陈如山饰)过世后,发现保险金的受益人竟被改成丈夫的外遇对象:阿杰(邱泽饰)。 对刘三莲来说,相处十年多的丈夫外遇已是一大打击,但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丈夫外遇对象是一名男性。但是为了儿子宋呈希(黄圣球饰)的未来,刘三莲依旧决定找上门讨公道。 就此,他们的生活开展成一出无厘头的闹剧,爆笑连连,但实际上却是每个人重新寻找自己的旅程。 阿杰与宋正远在电影里,有一段这样子的对话: 「我妈问你是谁。」 「老师,室友,剧场伙伴。」 「我喜欢说实话。」 “实话会你妈伤心的。” 「就算我喜欢你,我还是爱他呀。」 「就算你不说实话,我们还是我们。」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说实话?” “让他们不难过,不担心,就是我们的责任呀。” 「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他会难过。」 「我也不懂,但是他一定会难过。」 短有一段道德框架依旧束缚着大部分的人,同志仅能载着面具,隐藏在社会一角,甚至拥有另一半,却无法拥有身分。 就因为这样,宋正远决定载起“正常的面具”,选择“正常的生活”,与刘三莲结为连理,这个决定成为日后一切的导火线。 这出闹剧的受害者之一,刘三莲。 在外人看来,刘三莲是个幸运的女孩,工作平凡却能与身为教授的宋正远结婚,并且生了一个儿子,拥有吃穿无虞的生活,完全就是人生胜利组。中幸福的生活,但是幸不幸福,从来就不应该是“别人”说了算。…

创业必读!为什么你的HR与早期员工那么重要-《 X战警:天启》(X战警:天启,2016)

(下标“ 创业必读!为什么你的HR与早期员工那么重要 ”完全变成了农场文了啊。) 是的,今天要认定的就是埃及连续创业家天启(Apocalypse,?-1983),如何在最后一次,仅创业约一周公司便倒掉的故事。这主要必须归因于于两点:1。 他没有识人的眼光2.他的HR没有连接。 #他没有识人的眼光 首先,我们都知道,天启经历过“一千次轮回”。如此,他至少拥有一千种能力。但是实际上有使出来的只有八种:转移肉体,地震,控制沙,激发潜能,防护罩,瞬间移动,锁心术(?),自愈。那剩下的九百九十二种呢?应该就是,都很没用吧。 简单说,就是挑超能力没眼光。 除了对自己的生涯没有规划之外,他挑选创业团队的眼光也是奇差无比。为什么要挑翅膀人(天使)?他除了会飞以外,真的什么都不会啊。也只是搞笑吧,连个铁笼都花那么久才逃出去。 看起来虽然很厉害,但是为什么紫光变成剑的时候可以砍穿车子,变成鞭子就不能把野兽斩首[1]?战斗时大可以做出“带有刀刃的鞭子”啊灵蝶小姐。多跟绿光战警学学好吗,这样是会被死侍嘲讽的。 对于暴风女和万磁王最大的失误在于信任与调度。两个人后来都直接背叛了,可见团队对于创业的vision是彼此的。而调用万磁王去乱搞磁场⋯⋯要干嘛?他这么强,是可以秒杀来袭的几个不良少年的啊。 也就是说,这支创业团队根本不合格。而且还坚持只能四个,不能多也不能少。我不懂你耶。 #HR没有连接 上面是到了,为什么要挑翅膀人?因为看起来他别无选择。而这是因为他的HR灵蝶小姐connection太少。想想看,要是HR是X教授,其中整个学院的人才任君挑选呢(事实上他根本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变种人)。至少得是个知道有变种人学院存在的人吧。 灵蝶长期住在埃及,显然美国人力市场,也因此无法有效招募适合的人才。五个人就这样贸然闯入美国,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其他困惑 关于这部部,我怀疑的点太多了。以下我想请教已故的天启大大: 1.为什么万磁王拿一堆铁条攻击你时,你不是把他粉碎成沙,而是乖乖开防护罩挨打?那只是铁条啊,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老人没有国度(险路勿近,2007)

新旧秩序 看完之后并没有很懂。非常喜欢,每个部分都非常喜欢,但就是差一个暗示没有全懂。直到在PTT电影板上看到这篇“险路勿近:新秩序的杀戮与胜利” ,才让我豁然开朗。 这非常明显,从片名就看得到了。可是他提出影像语言的证据,即事件发生于日夜交界。这个象征很有力地支持了电影主轴,并同时显示我最爱的导演柯恩兄弟果然非常高明。另外他提出一个有趣的论点:冷血妹妹头杀手,并不代表混乱。他只是新的漩涡。 故事主要由三个角色构成:牛仔,杀手,警长,并因此分成交错的三线。 牛仔 故事是从牛仔发现火拼现场开始的。一堆尸体,一堆大麻,还有在不远处树下的一箱钱。牛仔把所有枪都捡起来,带着钱回家。此时我不禁怀疑:牛仔先生,你的技术未免太高竿了?他考虑到的细节太多了。他是谁?故事中只提到他是焊接工人,什么都会焊。那个副身手实在不像是一般人,因此我曾有一大段时间把他错认为退休的警长。 而一发现这些钱,他首先把老婆送走,自己则准备找人借车。这实在大错特错,我呐喊。赶快跑路坐飞机啊大大。他知道不知道对手有多强。然后他就死掉了(等等太快了吧)。 说实在的,这个角色或许是三个之中最单的一个。我们不大能具体描述这个人。他拥有与职业杀手均力敌的作战技巧,却没有太多内心刻画。在本片中他其实只是工具人。道具,用作引出另外的。许多影评会尝试说:他代表了平凡的大众,被贪念和欲望控制。首先我认为,将个体性格扩大到一整群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再者,这论点在电影里找不到证据。是的他拿了那一卡皮箱钱,但他也不是非要抓着不放。为了妻子的安全,他打给了前来猎捕杀手的杀手,表示愿意以钱换取安全。而在他死前,也没有证据他被美女与啤酒诱惑。他只是死在屋内,不代表他蠢到为了做爱放松戒备。的作战技巧与细腻心思,这种错误几乎不可能犯下。 要说他的性格,扩大突出的应该是“骄傲”。过程中显示的贪念,软弱,渴求安全,都只有是一个平凡个体的平凡性格,实际上只令角色更加平面。真正推动剧情的,是因为他骄傲地相信,自己可以应付杀手。 然而如果一定一定要找到牛仔的象征对应,我认为应该是“新旧格局交接接下的牺牲者”。这比较符合他的工具人的身份。 杀手 电影板那篇文章分析中提到,杀手无限混乱,而仅是新的等级。这点的证据来自杀手自己的原则。他信守承诺,掷了铜板就会遵行;也信守对牛仔的「承诺」,他不乖乖给钱,所以把妻子杀掉,即使此时钱已经到手牛仔也早就被干掉了。 分析牛仔还开始,试图靠水去救人。例如牛仔试图拿钱换生命安全。例如片尾杀手绿灯直行被撞。讽刺的是,他所受最重的伤,是因为另外一个突破现有等级的人。 此时各位可能会想:绿灯直行不就刚好而已?重点在于导演的镜头刻意暗示了绿灯,不单是演出一次天谴般巧合的车祸。象征「等级」这个大主题。 然而在大叙述底下,杀手这个人在想什么?他有原则,也有情绪,有时候会为了方便杀人。但他似乎认为自己“必须”。命运安排他的。最后面他去找牛仔的老婆,老婆不愿意猜铜板: “硬币没有话语权。 就是你。”…

信条(金牌拳手,2015)

我觉得很烂。 这么说吧,我不喜欢它,就像我不喜欢《 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STAR WARS:原力觉醒,2015)》。都没看过前面,没有童年回忆或终于来个好的了的感觉。所以当我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放上台面,和所有科幻片划分,它只是只是一件叙事很拖,顶多称得上一般般的作品。 而当我把《 Creed》和所有运动类,乃至拳击类电影排名,它便露出肤浅,庸俗且缺乏创意。 #肤浅,庸俗 例如主角Creed发现洛基得了癌症,毫不意外地要他去治疗。洛基说不要(毫不意外地。这或许不该怪它。它的观众取向很大众,所以该讲明的必须讲明。 ),所以他们就吵架了(毫不,意外地)。 问题在这边,洛基说了些冷酷的话,说我只是你的教练,你不要讲得好像我是你的家人。Creed就受伤了地离去。当然,这我们可以理解,至此我差点要偷偷加一点分了,结果洛基转身坐下,四十五度角: 「你创造什么?」「你为什么要那样说?」 矫情。但我想最大的问题,在于整个故事的节奏非常生硬。前面一直塑造主角是个天才,路边捡到世界轻量排名第六的家伙都可以两拳打趴。然后稍稍训练一番,一上场再把世界排名第四的也KO。看来很神啊,事业爱情两得意。此时当然一定得给给他点挫折。先让洛基得个癌症,再让主角因此吵架,然后心情不好在女友的表演后台打人,自己住了一晚警察局,女友很丢脸也不要他了。这一切看起来很合理,却只起因于两个很好笑的点: 一种。 洛基好死不死就是要在这时候被诊断出癌症。靠这种天灾意外最没有说服力[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