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书2017

2017年起,不再担任拉阔ceo一职。 依然是公司的员工,董事和股东,但是会放下传统业务的日常管理,只参与一个新产品。新产品叫oice。 其实我早已没挂ceo的衔头,接手的同事或许也不以ceo自居,公司十分一致,只有两层,几个所谓的,很多都是共同处理,不过,反正意味着就是我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有人拿着狼牙棒来办公室叫嚣“找最大果个出来见我”,我会继续印印脚踢机。 对于该怎样看待这个依然经常在公司出没,鬼魅一般的存在,我跟同事说,大如公司的方向,小至文案的标点,我事事关心,任何事情欢迎随时找我讨论,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要记着,没有一样是我的职责。表面上是提醒同事,实际上是在提醒太习惯放置身其中的自己放心交棒,不要阴魂不散,打扰同事工作。 通常来说,各个游戏中的「十仔」是我,除了某些不知怎的被抢注了,说不定抢注者真身估计会常在中国冰室,苏波荣和电影中心一带出没。 说起电影中心,记得99年刚创业时— —“创业”是后期润饰之说,当时不过是“搵D嘢搞” — —公司就自己一人,回不回只是一张桌子的办公室都一样,常到处参加,会议「顶天立地」已算不错,更多时候是空档片片碎,我常在电影中心,榕树头附近的公园和其他阿伯待着。那时电影中心的人很少,年票印象中好像是六百蚊,而且不像现在很多限制,跟油麻地戏院异曲同工,「一张票,睇到笑」,那是一世人看最多电影的一年(而且不少是办公时间看的,进位按键条件到2017年,我又有条件在办公时间偷懒了,上月就有天蛇王去了IFC看《耶路撒冷的女儿》早场。希望人事部同事看到别秋后算账,体谅当时全香港得一家戏院一日一场,我要捧场啊。 一年伊始为当年订下目标是指定动作,公司会继续奉行,但个人就免俗,2017有方向没目标,最终走到哪里是哪里。肯定会多点看,看文看书看电影,多点玩,玩手游玩PC玩VR。说不定即将多点写,写文写代码写oice。总的io来说,输入会比输出多,接收会比创作多,而最多的时间会用在消化。也会多些时间跟家人一起,休息一下,还打算把盆栽和树木重新打理好。说不定会鬬鬬木……(喂说好了的不设目标呢?) 自然而言,朋友会问何以有此决定。这里面一些篮子因素,一一罗列会闷,不重复。以前直观的是反过来考虑为什么留在原位,况且这也是我一贯原则:关键不是我公司走到即将成年的2017,答案是肯定的,同事有能力担负公司日常运作而且年青化事在必行,改革已经太慢,团队已经很成熟,积累丰富的经验,现在行出的不过一小步。此消彼长,自己方方面面都多年没进步,丢低了几分。我喜欢看Dilbert,但不能接受自己的日程转换成Dogbert,或许我将没法避免头发半秃肚腩怒放,但坚决反对守旧脱节却纯因资历占着位置,阻碍年青同事成长。我的存在,必须带来显著增值。 回头看,十七年来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犯过很多错误,没能把拉阔带得更高更远,也留下无可弥补的遗憾。刻下只想忘掉错对,怀念过去,放眼将来。期望安顿好自己,修身过后,有一天能以另一身份补完。

梁咏琪演唱会,有诚意但可惜……

竟然去睇「高妹」演唱会?好出奇咩!我仲有张卷起收藏慨《爱自己》海报响屋企。买飞时所考虑慨系「渠都静咗好多年,就捧下场啦。” 寻晚入到场先至知系三面台,舞台位置近场馆中央,即是“半个场多啲”(可睇下面张照片);亦即系两场合计座位数等如四面台一场多啲。唔可以话主办单位为求场数而一开二,三面台vs.四面台在舞台设计各有特色同好处。 一望到舞台后面竖立一个大型LED面板,心中不其然泛起“很台湾feel”的谂法,因为台湾慨演唱会或大型综合表演节目,都很流行用某种大型LED面板做有如动画慨背景。 20:40正式「熄灯」开场,一直到22:30慨「主场顺序」共30首歌,由《短发》开始,以《 Today》为结。但开场不是舞台上方「升起」出场,而是:大型LED面板在「山窿」开始献唱。 我就唔好彩坐侧边近舞台,只能得个听字……大姐呀,我系嚟「睇」,斋听我返屋企或者响车度开Hifi都得啦!意兴即时大减。 虽则30首歌是新旧作品齐备,唔似旧年李克勤咁大部份系旧作,梁咏琪慨安排其实系诚意之举。但好坦白,较早慨作品有更多人熟悉系避免不开慨事实,可是歌曲演唱就就以较新慨作品行先,后段的「陈年经典」先至有“全场大合唱”,就出现好明显慨气氛落差。虽则「大合唱」唔系梁静茹由头到尾都全场大合唱,响前段就出现,就可以由头高到尾,气氛会好唔同。 吉吉(Gigi)响演唱会前接受传媒访问时时播散的次次演唱会有唔少舞蹈,我都有少少期望。整体亦真系好精彩,尤其是《比坚尼》开始的第4部分。但第2部分舞者以现代舞为基础慨舞蹈,虽然衬托到《夏花秋叶》慨意境,但又就是气氛有得对比,连埋歌曲安排,前半部似乎是冷场。 的确实有朋友基于知道我对唱功慨要求而同我讲「高妹你都去睇?」,但梁咏琪啲CD慨唱唱算术可以(起码唔系某啲所谓歌星「逐句录」)。事实上, Gigi声线偏“薄”,音域集中于中高音,虽然局限咗歌曲类别,但纯粹歌曲本身慨质素而言有唔少好嘢(例如《花火》,《身不由己》,《两个人的幸运》,《难言》等等),否则我都唔会有唔多CD(虽然都唔齐)。不过红馆现场慨音响布置侧重咗低音仲要系超级低音,而唔系配合返渠再仲有系控制面板无「执生」即时同Gigi支咪tune声,甚至好一次听到吉他/小提琴「推爆”啲声拆晒。 以上呢几样,就系我认为“可惜”相似。 B面第一首》之后包括我内部好多人以为完场,要工作人员提醒“仲有人part,可以睇埋先”,呢个就唔只系可惜,更简直系失败。 整体而言,梁咏琪今次演唱会诚意十足,但制作策划就真系有点败笔。不过还是睇到渠虽已为人母,又伙夫婿开童装店,仍然对音乐有热诚,渠再出专辑我还是会考虑「进贡」。

歌手兼作曲家Serrini并非都是泡泡糖

六年前,当歌手兼作词人Serrini在网上发布她的第一首原创歌曲时,她柔和的声音和泡泡糖的旋律给香港音乐界注入了新鲜的空气。 现在,她的最新专辑《 不要发短信给他》中深色的歌词和闷热的歌声使一些人说她已经改变了,不再是每个人都知道她的古怪无辜的歌手。 撇开这些评论,音乐家说她仍然是她自己。 “ Serrini”仅仅是她打破霉菌的多重角色。 Serrini(真实姓名为Serruria Leung)作为必要的启示进入Cantopop领域。 她的曲调坦率的歌词(有时还包括脏话)为主流电台友好的流行音乐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除了音乐,自称女王的女王以其直率的性格赢得了狂热的追捧。 在以主要唱片歌手为主导的行业中,这种音乐很少出现,其行为和言辞始终受到唱片公司的密切关注。 2011年,塞里尼(Serrini)在西班牙创作了她的第一首歌,其中一位服务生要求她吃饭,但她拒绝了。 然后,服务员告诉他的同事,她在努力争取。 受到他的不敬之情激怒,她在歌词中写道:“请当个好公民,并用垃圾袋包住你的身体。”“请你做个好市民/用垃圾袋包住个身” 她说:“这首歌本质上是对我一生中所有不想要的人说大声’操你’。” 当女性希望在#MeToo运动的影响下获得权能时,Serrini残酷坦率的歌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这不足为奇。 她的最新专辑《 不要发短信给他…

“好音乐就是好音乐”

菲律宾人长期以来一直在香港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已不是什么秘密。 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从事家庭佣工工作,但在香港还有菲律宾人似乎常常光辉的另一个行业:音乐行业。 如果我们相信香港音乐家协会主席卢曼(Manuela Dacanay)和菲律宾人本人,那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菲律宾人)非常音乐。 菲律宾人以音乐着称。 Manuela说:“无论您身在何处,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菲律宾音乐家。” 这可能是对的,但是,正如菲律宾音乐家那样才华横溢,他们似乎最近遇到了困境,有人声称对他们歧视,尤其是当他们的签证要求在2015年变得更加严格时,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这是在多大程度上呢? 香港真的有对菲律宾音乐家的歧视吗? 威廉·埃尔文·曼萨诺(William Elvin Manzano)是一位音乐家和歌手兼词曲作者,他原籍菲律宾,但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香港永久居民。他同意Manuela的观点,即菲律宾人仍然是香港音乐界的主要成员,并表示人们通常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坏事:“这是因为这里的音乐家大多是菲律宾人,因此当这里的人们遇到菲律宾人是音乐家时,他们会接受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就像他们将菲律宾人或印尼人视为家庭佣工一样。 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威廉说。 他补充说,他在香港从事音乐事业期间从未遇到任何歧视:“我不能说我遇到过这个问题。” 不过,威廉说,他听过香港其他菲律宾音乐家的故事,说在赔偿方面,情况常常有所不同。 似乎在这里,平等的作用较小。 他说:“是的,我听过有关它的故事。…

鲜有入手的精选专辑– Gin Lee李幸倪PROLOGUE

我如果少会买“精选” CD。但如果系升级压碟技术(例如好多年前宝丽金的「极品音色88系列」),或者系「后知后觉」但知道好难买得返旧有作品,就会入手。今次Gin Lee李幸倪的PROLOGUE,行入唱片铺一望,睇完歌单,即刻“磅水”。 之前我写过三位歌手的乐评──李克勤,梁静茹,徐怀钰,相信俾读者朋友们的印像是我只会听出道良久慨歌手,对近年出道慨「新人」兴趣不大(现实中认识我其实朋友都有呢种谂法) 。但实际上只要细心留意文章内容,该发现一个共通点,就是我比较追求唱功,歌曲作品的音色质素。当然也好讲求感觉,听得舒服。出道仅7年慨Gin Lee李幸倪就符合呢啲条件,事实上,首作《潜水》已经吸引我去留意渠。 是次的精选专辑,要介绍慨重点并唔系歌曲,或想讲Gin Lee慨唱功如何了得,也不是想将翻唱张学友的《天变地变情不变》要做比较,而不是从发行出版慨角度去讲下有何想法。 Gin Lee将会在6月23日至24日于香港体育馆开演唱会,CD包装贴上招纸写明“个唱前温习”,很明显是为演唱会做宣传。虽然票房成绩完满,但演唱会慨重点目标之一,就系同观众慨互动,或最起码要观众关注于歌曲当中,发行精选让乐迷「做功课」就可以加强呢方面效果。 但Gin现隶属属的环球唱片是她在2016年才加入,之前由出道开始她是隶属属于博美娱乐(BMA Hong Kong),期间发行过三张粤语专辑,版权在BMA手上。今次UMG发行的精选专辑打正旗号「重金收购早期歌曲版权」,呢种做法在华语/粤语乐坛似乎比较罕见。 虽然唔会知道收购价格多少,又虽然博美的业务方向变化不是秘密,因此从商业角度客观上会出售版权不是什么出奇事,但UMG肯收购就恕我“大乡里”觉得有点意外。从是次收购版权慨举举动,反映Gin慨实力,UMG对渠慨信心之外,或预计UMG将会继续投放资源「捧」Gin的歌唱事业。对佢个人嚟讲当然系好事,对于乐迷而言,她的作品不会石沉大海,亦系好事。 就是以上几个条件夹埋一齐,所以我「攞银包出嚟」买入这张专辑。